欢迎来到行业品牌 永泰书画装裱机械行业网站! 收藏本站| 网站地图|| 公司环境
全国统一热线
0311-85138968
当前位置:主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动态 > 文人雅逸和师法自然的完美融合 ——梅清的《天

文人雅逸和师法自然的完美融合 ——梅清的《天

文章出处: 人气:发表时间:2016-08-21 09:03
 梅清(1624-1697),清顺治十一年(1654)举人,安徽宣城人。原名梅士羲,字渊公(一作远公),号瞿山,又号雪庐、梅痴、敬亭山农。由于在同胞兄弟五人中排行第四,故又有“梅四渊公”之称。
  据考,梅清是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梅尧臣的后裔。他自幼乃至终老,一直都勤于绘画、书法,年过七旬仍然执笔在手,游山绘山、赏水绘水,对绘画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。梅清自幼由族兄梅喆教授习画;稍长之时,下苦功临摹古人范宽、郭熙、王蒙、倪瓒之典作,侧重于文人写意山水画;成人之后,喜习沈周、文徵明之法,从中受益颇深。其在师法古人的同时,又十分看重对自然的写生和考察,希望通过对自然的研习,形成自身的绘画风格。梅清在绘画方面努力刻苦,以致自身的绘画功力十分深厚。清顺治进士陈焯曾这样评价梅清的绘画功力:“临摹百家只顷刻,点染万品随生成。”
  梅清总体的绘画风格给人一种豪放之感。石涛在自编《山水册》中谈及好友梅清画风时,对此亦是肯定。然具体来说,梅清画风的演变又可分为三个时期,即青年时的青涩豪放、无自家之笔,中期的秀润清逸、已有自家之风,以及后期画风大成、豪放雄阔而又沉稳、淡雅、高远。本文所要介绍的《天都峰图》轴(见右图)正是梅清创作于画风的大成时期。
  梅清作为清初可同“四僧”比肩的山水大家,其在当时画坛乃至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十分关键而又重要的地位。他对绘画最大的贡献有两点。一是主张绘画在依据古法循序渐进的同时,还要师法自然,勇于创造革新,将文人墨趣同写实自然相结合,不能单纯、盲目、一味地“啃老”。为此,梅清曾自刻“不薄今人爱古人”、“古人在我”、“我法”三印表明心意。二是他对黄山画派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。可以说,梅清大部分传世作品都和黄山息息相关。由于梅清对黄山画派贡献巨大,后世之人将他同石涛、渐江并行尊称为“黄山画派三巨子”。
  梅清的《天都峰图》轴,亦称《慈古寺望天都峰图》。该画为绫本,水墨设色,纵187厘米,横56.7厘米,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。从整体构图来说,该画采用了高远和深远相结合的构图方式,有着很浓的北宋范宽《溪山行旅图》山峰构图的韵味。画作以山水画中的深山藏古寺作为绘画题材。画面上方屹立着一座山石林立、坚厚峻峭的奇峰。峰下云雾绵绵缭绕、清逸飘荡,回转于山峦之间,冥冥仙灵缥缈之气若隐若现。在画面的左下方,一座具有明代建筑韵味的古寺藏于山峦密丛之间;一位老翁手拄木杖,在通向古寺的山间小路上缓步前行。此情此景颇有静禅清幽、高古缥缈之意。纵观整幅画面,文人静雅飘逸、写实之风凝聚其中,颇为神妙。
  《天都峰图》轴虽然从表面上看仅仅是一幅普通的山水画作,但其实它熔炼、涵盖了很强的寓意,从中可以体会到画家对绘画创作的态度和创作宗旨。在梅清眼中,绘画要师法自然,不可一味闭门造车、盲目临摹古人,要随心随性地以纸笔再现山水田园之美,表达文人雅逸静禅之趣。画中梅清的题跋亦恰到好处地印证了这一点:“昂首惊天阙,孤怀见化城。丹梯千仞渡,碧汉一峰撑。独鹤何年去?呼猿此日情。相携横绿绮,深夜鼓声鸣。”
  技法表现方面,从宏观来说,此画很是具有北宋范宽、郭熙,元人倪瓒、王蒙,以及明朝沈周、文徵明的笔墨意趣。从微观的角度来说,画中奇峰山峦、古寺外形轮廓线条的勾勒明显具有书法用笔的韵味。画字画装裱机中皴法亦采用了多种皴法相融合的方式。另外,画中天都峰的点苔之法和北宋郭熙《早春图》中山体的点苔法有异曲同工之妙。该图梅清所题诗词墨迹具有很明显的赵孟頫、“二王”、沈周、文徵明的书风味道,骨架弹性十足,具有很强的以画写书、书意和画意融合的笔墨意韵。
  这件《天都峰图》轴可以说凝聚着梅清绘画创作巅峰时的功力、技巧,体现了梅清的创作精神和创作信念,反映了梅清一生所坚守的绘画理想和绘画宗旨,即画者在师法古人的同时,一定要游归自然万物之中,将古人的法境和现实自然融为一体,以现文人墨趣。
  《图像证史》的作者、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彼得·伯克谈论画作时,常说要以图证史、以史明鉴。其实,伯克的一番话亦可应用于东方绘画中,应用于梅清的《天都峰图》轴中。此画反映了清初中国绘画思潮、流派的一种趋向和变革,表明了众多中国画家在艺术绘画创作上的态度和观点。
此文关键字:文人,雅逸,和,师法,自然,的,完美,融合,—,

推荐产品

首页|新款智能型装裱机| 经济书画装裱机| 新款字画装裱机| 经济型字画装裱机| 产品中心| 网站地图| | 公司环境